
前魔獸總設計師造《Arkheron》公測 Arkheron – Built on World of Warcraft’s Design Philosophy – Launches Alpha Test
前魔獸總設計師新作《Arkheron》公測開啟:Steam技術測試搶先體驗,三人團隊競技玩法解析
開發團隊與核心創意背景
黃金開發陣容:由前《魔獸世界》首席設計師羅布·帕爾多(Rob Pardo)領銜,團隊匯聚《魔獸世界》《英雄聯盟》等頂級作品核心開發者,承襲「團隊協作與戰略深度」設計理念。
延續這一設計哲學,開發團隊試圖打破類型邊界:融合MOBA的快節奏對抗與RPG的裝備成長體驗,打造全新競技范式。遊戲設定於獨特的「記憶高塔」——由記憶編織的超現實無盡維度,玩家化身被困於過去陰影的靈魂,必須與其他隊伍逐層攀登,爭奪最終救贖與逃離。
不同於傳統大逃殺的開放世界縮圈機制,「記憶高塔」的層級結構賦予戰鬥明確戰略目標,每層攀登都是對團隊協作與資源管理的極致考驗,為後續玩法解析埋下獨特伏筆。
技術測試詳情與參與方式
《Arkheron》將於 9 月 20 日至 22 日 通過 Steam 平台 開啟限時技術測試,感興趣的玩家可申請測試資格體驗核心玩法。測試採用三人小隊編制與淘汰機制,主打「5-8 分鐘階段性勝負」快節奏設計,玩家將在短時間內體驗從第一層到第四層的晉級挑戰。
參與提示:測試資格數量有限,建議盡早申請。玩家的戰鬥數據將直接影響遊戲平衡性調整,參與即有機會幫助塑造最終體驗。
三人小隊淘汰賽制與晉級流程
《Arkheron》的競技核心圍繞三人小隊展開,15 支隊伍將從塔底層層突圍,最終僅 2 隊角逐巔峰。晉級流程呈現嚴苛淘汰機制:15 支隊伍(45 人)在第一層同場競技後,僅 7 隊能晉級第二層,第三層篩至 4 隊,最終 2 隊於第四層展開決賽。
比賽開始約 5 分鐘後,地圖多點激活「過渡區域」,每處僅限一隊進入,區域狀態以綠(空置)、橙(已占領)、紅(混戰)實時顯示。第三層紅色混戰區尤為關鍵,常爆發決定命運的終極火並,資源控制與團隊協作直接決定晉級資格。
不同於傳統大逃殺「獨狼生存」,此模式強制三人分工(輸出/輔助/控制) 的必要性。過渡區域的爭奪中,單一職位失誤可能導致整隊淘汰,團隊協作成為突破層級的核心戰略。
俯視角無鎖定戰鬥與走位策略
《Arkheron》採用俯視角無鎖定戰鬥系統,不同於傳統ARPG的鎖定目標機制,玩家需通過手動瞄準與靈活走位躲避技能。開發團隊強調,這一設計旨在提升「操作深度與競技性」,要求玩家同時具備:
• 精準技能釋放:非指向性技能需预判敵方移動軌跡
• 動態團隊站位:輸出職業保持安全距離,輔助職業需貼身提供增益
• 環境互動利用:地圖障礙物可阻擋技能,創造戰術掩體
實戰中,「聽聲辯位」機制至關重要——不同職業的技能音效各具特色,玩家可通過聲效判斷敵方隊伍配置。例如,「永恆者」的終極技能會伴隨獨特的環境音效,提前2秒給予玩家反制機會。
「聖物」裝備系統與「永恆者」晉升
《Arkheron》的角色成長核心圍繞「聖物」裝備系統展開,玩家可透過探索地圖寶箱或擊敗怪物,獲取王冠、項鍊及四大遺物槽中的強力道具。此系統的核心機制在於套裝組合效應:裝備兩件相同聖物即可啟動基礎套裝效果,而集齊四件同套遺物時,角色將晉升為「永恆者」,解鎖專屬終極技能。
視覺設計與界面展示
遊戲視覺風格以超現實記憶高塔為核心,扭曲的幾何建築與流動光影營造「記憶迷宮」沉浸感。戰鬥場景採用暖橙與深藍撞色設計,技能特效與環境光線形成強烈對比,確保戰鬥中技能軌跡清晰可辨。界面佈局遵循「團隊優先」原則:
• 中央顯示隊友血條與技能冷卻
• 右側裝備欄突出顯示聖物組合狀態
• 迷你地圖實時標記過渡區域爭奪狀態
設計核心:視覺美學與玩法機制深度契合,光影與建築強化迷宮探索體驗,界面細節提升團隊協作效率。
玩家期待與行業影響
Rob Pardo的行業影響力為《Arkheron》帶來天然關注度——其主導設計的《魔獸世界》全球累計玩家超1億,塑造了MMORPG的黃金標準。本作在傳統大逃殺基礎上融合MOBA團隊協作與RPG裝備成長,若能平衡「快節奏體驗」與「戰略深度」,有望複製《英雄聯盟》「易上手難精通」的成功路徑。
從電競潛力看,三人小隊模式與5-8分鐘短局設計,既降低觀賽門檻又保證戰術多樣性,符合當下電競賽事「碎片化觀看」的趨勢。業內人士預測,若測試數據達標,本作可能成為繼《Valorant》後又一款兼具休閒與競技屬性的跨平台產品。